新闻动态
挤满了找童年的中年人,沈阳最后的街机游戏厅
在沈阳联合路商铺丛中,藏着一间老式街机厅。褪色的"拳皇97"海报与发黄墙纸交织成时光滤镜,45台老机器嗡嗡作响,烟蒂散落的水泥地上,挤满了挺着啤酒肚的中年玩家。
"老徐,续五个币!"吆喝声里,戴着棒球帽的店主徐永利拎着叮当作响的铝饭盒穿梭在机器间。这位65岁的东北老汉守着这个"时光胶囊"已35年,见证着游戏厅从遍地开花到独苗求生。
1990年的某个清晨,化工厂病休的徐永利把全部积蓄换成12台街机。彼时《街头霸王》刚引进,三伏天里,光膀子少年们能把游戏厅挤得水泄不通。"那时候机器外壳都烫手,得拿湿毛巾降温。"老徐眯眼回忆时,手指无意识摩挲着柜台边沿——那里早被无数游戏币磨出了凹痕。
黄金时代在2000年前后戛然而止。网吧的蓝光屏像黑洞吸走了年轻客群,游戏厅以每年上百家的速度消失。老徐的合伙人陆续撤资,最后连亲姐弟也扛不住要关张。"当时机器当废铁卖都不值油钱,但看着常来的崽子们,狠不下心。"他掏出包红塔山,烟盒上"吸烟有害健康"的警示语已褪成淡红色。
如今店里常客清一色70、80后。穿阿迪羽绒服的虎哥是二十年"钉子户",初中逃课来打拳皇的毛头小子,如今已是夜市烤串摊主。"现在手速跟不上了,但摇杆一上手,就觉着自己还是二十郎当岁。"他粗粝的拇指在八神庵的招式键上来回搓动,屏幕红光映着发际线后退的脑门。
柜台抽屉里躺着本泛黄的记账簿,密密麻麻记着熟客的赊账。"三儿欠38个币,老张头可乐钱..."老徐说现在年轻人玩手游充648眼都不眨,可这些老主顾五块钱能玩整天,"都是过日子的人,谁还没个手紧的时候?"
去年妻子摔伤住院,游戏厅险些关张。儿子劝他改开便利店,被老头一句"你懂个屁"怼了回去。现在老两口轮班看店,凌晨锁门前,总能看到佝偻身影握着螺丝刀修理按键——30年老机器常闹脾气,但整个沈阳只剩他会修这些"铁疙瘩"。
深夜十点,《西游释厄传》的电子音渐歇。送货司机晓亮把最后个游戏币塞进恐龙快打,屏幕亮起的瞬间,这个刚伺候完脑梗父亲的中年男人突然挺直腰板,仿佛变回那个揣着早饭钱来通关的少年。
